文明初现面具就伴随着人类,无论在技术或宗教礼仪,对抗或演戏,狂欢节或医疗健康。总是用于隐藏和保护自己。

甚至当它无形的时候… 往年提到面罩(意大利语中Maschere有面具或口罩的意思)的机会没几个:狂欢节用在假面舞会和时装表演;夏天选它潜水。已经不太使用的俗语,比如“别跟我装”和“摘下你的面具”常常出现在通俗文学里,从漫画到小说,有《佐罗》的面具,《幻影侠》或《铁面人》,早先廉价作品中众多的隐面超级英雄比如蝙蝠侠或蜘蛛侠。如果不是艺术爱好者,很少提及毕加索,布拉克,马蒂斯,德兰以及画风诡异怪诞的詹姆斯·恩索尔等画的面具。这次“大流行”疫情突然把它们变成了主角:外科口罩,过滤式面具,N95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那些有着镂空长喙装着抵御腐烂的有机物发出恶臭的草药和香料在中世纪大流行病期间用过的口罩的现代版。

 

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必然记得在不同的场合(但总是为了隐藏或保护)面罩的使用,自人类文明之初就有了。从墓葬的图坦卡蒙和阿伽门农的金箔面具(中国皇帝们更喜欢玉做的)到非洲神奇宗教仪式的面具;从古希腊罗马戏剧的面具到日本的“能”或意大利艺术喜剧的面具;从盔甲到对抗性体育比如击剑或曲棍球的头盔。长长的清单里还没包括很多人每天都带着的,为了完全(除了对个别知己)掩饰自己个性的面具。与其说是欺骗,不如说是为了保护可能的脆弱。并非偶然,在拉丁语中,“Persona ”(人物)一词正是表示演员们为了放大声音和表现人物特征而戴的面具。掩饰某些弱点绝对是正常的。只是不能过分。因为长此以往,就像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告诫的那样“面具变成了脸”.